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回复: 0

每日科技名词|范德瓦耳斯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674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5
在线时间
2 小时
积分
91960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6 16: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范德瓦耳斯力

van der Waals force

定义:由分子极化产生的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

学科:化学_有机化学_物理有机化学_超分子

相关名词:极化 偶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观察到,气体在冷却之后会变成液体或固体,例如水蒸气冷却之后会变成水或冰。这是因为大量分子冷却之后运动减弱,通过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聚集到了一起。这个引力主要来自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例如,在冰中,形成水分子的氧原子能从氢原子处把带负电的电子吸引过来,所以氧原子带负电、氢原子带正电,从而产生了极性。于是,静电引力便能在水分子之间发挥作用。

看上去没有极性的氢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冷却之后也会分别变为液氢和干冰,这里发挥作用的引力又是什么?这种作用于任何分子的引力由荷兰物理学家范德瓦耳斯(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1873—1923)提出的理论所揭示,所以被称为范德瓦耳斯力。

以氢分子为例,两个氢原子对电子的吸引能力相同,所以基本不存在极性,但如果我们在某个瞬间来观察的话,那两个电子的位置有可能向一侧偏移。所有的分子都会发生这种瞬间的电子偏移,即产生瞬时极性,于是,就在分子间产生了范德瓦耳斯力。

还有一些分子,整体来看不存在极性,但其中的某一部分存在着极性。例如在二氧化碳中,两个氧原子都吸引中间碳原子的电子,于是氧原子带负电,碳原子带正电。然而与弯折的水分子不同,二氧化碳分子呈直线状,电子同时为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吸引。所以从宏观来看,可以将二氧化碳视作不存在极性的分子。但在分子距离很近的时候,局部的极性也能产生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这也属于范德瓦耳斯力。

极性分子还会引起周围分子的极化作用,让原本非极性分子中的电子发生偏移,从而产生极性。也就是说,极化一旦出现,便会不断“传染”,于是,就产生了分子间的静电引力。

由电子偏移所产生的分子瞬时极性、局部极性、诱导极性,便是范德瓦耳斯力的真正成因。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6 00:21 , Processed in 0.029943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