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开学季,亦是退伍季。再喊一次“到”,再敬一次军礼,老兵,再见!转身亦是出征,归期待定,有召必回。这段话同样可以用在红尖兵身上,看看有多少红尖老兵退役了,只要总队一声召唤,立刻投入到红尖的工作中。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红尖人员从组建到现在,来了多少人,离去的又有多少人,无法计算。这些人离开,无论是正常退役,强制退役,亦或者是被清除,都应该抱着一份不舍的心情吧?
李灵有一篇文章写到《写给那些“死去”的战友》,那些人名,我们或许在工作区的日常闲逛中看到过他们的资料,或者是有关他们的文章,或许在某位战友的口中熟悉了,原来曾经红尖有过某某某的存在,他们曾经为红尖做过哪些贡献。
李灵文中说:“曾几何时我们亦欢笑展颜,此时却满心悲凉;曾几何时我们亦会侃侃而谈,此刻却唯有感受那一丝无奈与心痛”。我想说,不要感觉悲凉,不要感到无奈,我们相识不就是一场美丽缘分,因为红尖,有了这段美好的记忆,其实已经足够了。
这些战友虽然离去了,我们心里多少都挂念着,偶尔会浅微信,QQ聊一聊,偶尔会聚一聚,偶尔会感叹一下红尖相识的日子,那些日子或长或短,都成了我们无法忘怀的一个记忆。
而这些战友虽然因为这或者那的原因离开了,可是如果红尖需要他们,大多数都会毫不犹豫的回来,投入到红尖的工作中。
比如院长,记得上次已经写过他了 这次标题不一样,就再来一遍。他离开红尖很多次,总是在红尖需要他的时候,被主席一声召唤,就又回来,不怕累不怕苦,一声不吭的投入到红尖的工作中。作为副主席,学院院长,总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就需要他忙,他操心,可他却没有因此而放松对下面的监督和指导。就说从组建巡视组开始,从新训到征兵,从新训营到战区,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没有不操心的。正直干部大调动,很多问题的突显,如果没有他的指点与带领,恐怕战区新训没有那么快走上正轨。不仅仅如此,有些战区矛盾重重,干部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出现,帮忙解决,并教以与方法。
比如上次因为我而离开红尖的紫部。虽然事后,她告知了我离开红尖的原因,但是说心里话,我还是有点愧疚的,一个尽心尽力为红尖付出的老人,不应该这么离开的。我问她后悔不,她说不,她是真的累了,自从进入红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入了保姆的行列,教导员,政委,预备役总政委,政治部主任,部长,秘书长,一路走下来,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最后累到只想离开,缺心有不舍。她说这是我离开的最好机会,我需要休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那一年,也正好是她家宝贝升学的重要时刻,她放弃了现实的工作,放弃了红尖的工作,回归现实,做起一个好妈**角色,专心致志的陪伴着宝贝女儿。
今年女儿考试结束,在红尖需要她,她回来了。回来后的她,依然是那个为红尖鞠躬尽瘁的政宣部部长,虽说现在她说不当保姆,一心只想培养有用的人才,但还是忍不住为我们操碎了心。虽然这条路有点难,好在政宣部是起来了,她说这几个干部虽然不都是出色的,但是有那份积极努力的劲,未来就会是红尖的顶梁柱。可是,虽然很多事情,她都是安排下去,但是保姆的影子还是在笼罩着她,她说自己有点啰嗦,可是不啰嗦又不行。每次,看到她一遍遍的提醒什么该做了,怎么还不做?列如微信转发,她每天都是第一时间带头转发,虽然效果不是很好,她也没有放弃。就在发布编制整改令后,她告知我们要退出政宣部的时候,还在提醒着微信转发的事情,我就想笑,这个保姆从未离开过。就算离开,大概也会放不下这里的工作吧?她是否会担心我们呢,会想离开她之后的政宣部是什么样子吧。
比如兆华部长,他回来的时候,我们都感到很惊奇,他的资历让我们羡慕。他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大概是感叹,红尖岁月一晃十多年吧,从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熬到了三十。从一个每天冒泡的战士,到分队长,中队教导员,大队副政委,到大队长,还有学院政务处主任,政治部副主任,这一路,经过了多少努力,多少付出。现在他又回来了,回到了红尖的工作岗位上,为红尖的未来做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
比如拼搏,她也离开了多次,或为了宝宝离开,或为了现实工作的冲突离开。可是,在她空闲的时候,她还是想起了红尖,想回来尽一份微薄之力。
比如青鸟,她听说我们回来了,也跟着回来了,虽然她现实依旧很忙,可她说怀念在红尖写作的日子,她还想继续努力一下,哪怕时间很少,能付出一些就付出一些,哪怕微不足道,能够伴着红尖成长足矣。
比如步枪,海彤回来了,以前和她们聊的较少,现在感觉和她们聊起来很顺畅,会聊之前的我们,之后的我们,更会聊现在在一起的感觉。
还有很多回来的人在复训,相信有一天他们都会投入到红尖的工作中,为红尖的未来添砖加瓦。
那些离开红尖不打算回来的,还是准备回来的红尖兵,你们都是红尖的骄傲,你们的付出无论长短,都是红尖的收获,在最美红尖的青春里,认识花一样的你们,无论现在的各位身在何处,无论各位现在是否还在红尖,我想大概永远忘不掉的是我们,为红尖付出过的青葱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