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回复: 0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草原上的额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674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5
在线时间
2 小时
积分
91960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10 08: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三千孤儿来到内蒙古,被“草原母亲”们养育成人。他们和“草原母亲”原本相隔千里,没有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与“草原母亲”们之间,演绎了一个超越地域、血缘、民族的传奇。

这些孤儿来自哪里?他们为什么会来到内蒙古?“草原母亲”们又是如何养育他们的?2022年5月8日是母亲节。《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1959年到1961年,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灾荒频繁。因为缺少粮食,政府收养的几千名孤儿面临着营养不良的威胁。国家决定把他们送到肉食和牛奶相对充足的内蒙古,让草原人民把他们养大。因此,这些孩子们也被称为“国家的孩子”。


抵达内蒙古之后,孩子们被送到育婴院集中养育。等到他们适应环境、身体状况好起来之后,才能去往领养家庭。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育婴院当时招收和训练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妇女作为保育员。她们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些孤儿。


牧民都贵玛由于念过书、做事认真,被选作保育员,抚养28名孤儿。当时的都贵玛还是个未婚的姑娘,并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她常常不眠不休,给28个婴幼儿换尿布、喂奶粉、哄睡觉;孩子生病了,还要冒着寒风和被狼群攻击的危险,深夜奔波几十里去找医生。


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8个孩子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岁月,堪称奇迹。在“草原母亲”们的照顾下,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达到了去领养家庭的条件。当时,为了能领养这些孤儿,有的人把家里唯一的马卖掉,有的甚至卖掉了结婚头饰。牧民们对待这些孩子就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


“国家的孩子”于淑贤就是被领养的孩子之一。她的养母崔玉杰对她百般呵护。她从小体弱,几乎是趴在养母背上长大的。“从我被领养的那一天起,我就掉到了蜜罐里。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妈给我买了‘永久’牌的自行车。我是我们学校第一个骑自行车上学的学生。”于淑贤说。许多“国家的孩子”像于淑贤一样,被养父母细心呵护着长大,幸福地生活在草原上。


一位母亲收养一个孤儿,可以称为善良;一片草原收养了三千孤儿,这是草原人民的博爱。一位位被孩子们唤作额吉的“草原母亲”,用她们那跨越地域、血缘的大爱,点亮了善行的火种,铸造起母爱的丰碑。她们用真情演绎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如今,这些“国家的孩子”已经深深融入生长的这片草原,与草原各族人民休戚与共。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5 14:17 , Processed in 0.04177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