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回复: 0

每日科技名词|经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674

回帖

9万

积分

空军少校

UID
343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20
最后登录
2025-11-5
在线时间
2 小时
积分
91960

学院勋章个人三等功总队个人嘉奖战区个人嘉奖集体三等功集体嘉奖新区建区赞助勋章团员勋章文艺汇演铜质勋章

发表于 2022-5-6 16: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移动
经脉

channel

定义: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的统称,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学科:中医药学_中医基础理论_经络

相关名词:经络 脏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经脉是中国独有的医学概念,是中医理论“经络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由经脉和络脉交织成的网状结构所贯通和覆盖,连接脏腑官窍、四肢百骸,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脉在人体多以纵向为主,循行于人体较深部位,有一定的循行路径,是主干;络脉在人体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皆有分布,是经脉中分出的遍布全身的分支。按照经络学说理论,经脉是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包含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部分。

十二正经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1.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上肢内侧。2.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于上肢外侧。3.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下肢外侧。4.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分布于下肢内侧。

十二正经循行有其特点: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它们在人体的循行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循行顺序为:“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肺。”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的重要经脉,别道奇行,交叉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有联络、统率、调节十二正经的作用。这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除带脉横行腰腹外,均自下而上走行。任脉、督脉和冲脉同发源于胞中,具有一源三岐的特点。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和头部的支脉,循行特点为:离、入、出、合,具有向心性和向上性。经别的向心性特点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经别的向上性特点,即十二经别均上达头部,为近代发展的耳针、面针、鼻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经络学说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医学实践过程中,一直作为医学理论体系重要核心的一部分而存在,在治疗、康复、养生方面的影响意义深远。如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以六经辨证体系作为架构而写成;中医的艾灸、针灸、按摩都是以经络学说为施术的根据。

经络学说在治疗效果上的独特表现,也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关注。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实验找到经络的实体,它是神经、血管、淋巴、筋膜,还是某种能量?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即经络只存在于活人身体中。

中医的经络学说是中国人对世界医学的贡献,是中医学阐述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基本学说之一,在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延伸阅读作者: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宫晓燕)
【红色尖兵军衔】:
【红色尖兵职务】:
【红色尖兵部门】:中部战区
【红色尖兵编制】:HSJB-TZ-ZB-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801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6 00:17 , Processed in 0.03215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