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劰载中...

红色尖兵

 找回密码
 立即入伍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回复: 0

新时代,总书记这样寄望青年5

[复制链接]

398

主题

104

回帖

4万

积分

三级军士长

UID
3987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20-7-11
最后登录
2024-3-14
在线时间
2783 小时
积分
40841
发表于 2022-5-4 11: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广东省-揭阳市电信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

北京大学读书的宋玺同学,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座谈会上,谈到了读书心得:

“您的七年知青岁月那本书,我和很多同学喜欢读。其中有一句,‘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丛中另有天’。”

总书记娓娓道来:“那是胡乔木写的《采桑子》。我们那儿很多陈年杂志,这是在其中一本杂志上看来的。我和同学雷平生都很欣赏这一段。”

人世间的悲欢,沉甸甸的牵挂。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直抵人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常常把一张桌子摆在大街上,吆喝大家过来,有什么事就找我说说。这个也解决了不少问题,更多的是我通过接地气,了解了很多真实的情况。”一位老大娘和年轻的习近平同志说悄悄话的照片,定格了那段时光。

后来到宁德,他建立起地县乡三级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最远到了当时宁德市福鼎县的嵛山岛,最高去了宁德市屏南县的仙山牧场。

倾听人民呼声的作风,多年来一以贯之。就是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也尽可能抽出时间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问一问。2020年,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月内主持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

不久前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向师生们分享了时隔多年依然印象深刻的一些往事。

总书记感慨系之,他对大家说,理论和实践总有个磨合期,这些事对他很震撼,“实际的东西和课本里学的、观念里想的不一样啊”。

师生们听得专注。

环顾会场,总书记声音深沉而坚定:“共产党是为人民做事的,我们怎么把事做好,做实事、做好事,这就是我最初的朴实的思想。所以我把郑板桥的《竹石》改写了,‘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我现在为什么对扶贫工作那么带劲,这个就是情感上带来的,就是那个时候过的穷日子不能再延续了。”

时隔多少年之后,再回陕北。山下农田丰收在望,他叫停了车。听劳作的乡亲们说,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总书记不由感叹,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

时光荏苒,今昔巨变。

“青年作为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和精神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走向。”一心想着人民的县委书记焦裕禄,正是影响他一生的无形力量。201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己的榜样介绍给了同学们:“见贤思齐,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榜样,对照自己。”

做大事而不要当大官,大事就是为人民做事。总书记语重心长:“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

黄文秀,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大写的青春。当年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不少村民误解她是来“镀金”走过场的。她就隔三差五往村民家跑,到田里挽起袖子帮村民干农活。很快,村民们对她知无不言。牺牲那天,暴雨如注,她毅然开车回村,只因前方等待的,是心心念念的百坭村。

2013年的**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家住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谢小玉,青春回忆里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疫情汹汹,寒假回家遭遇封城,她成为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在2020年那个难熬的春天,面对来小区看望大家的习近平总书记,谢小玉坦言:“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最初我们人手不足,有的居民是有些情绪,这也是我最难过的时候。但看到很多人都在为社区默默奉献,又鼓足了劲。”

“要看到我们取得这场斗争胜利要靠人民群众,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总书记的回答,仿佛一本生动教材,主题正是人民。

“不管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青年习近平的这则故事,至今读来依然启迪深刻。

在福建工作期间,通过“希望工程”项目,习近平同志资助了福建省平潭县的贫困女孩林冬梅,八次看望、五次回信,一封封信件、一份份牵挂,字里行间是至深、至浓、至热的人民情怀。

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一位连指导员说,‘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一次会议上谈到电影《长津湖》里的这个镜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百年前的觉醒年代,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从四面八方赶到上海,轻轻叩响兴业路76号的门环。摆渡暮霭沉沉的中国,就从这里启航。党的19后第一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推开这段历史的厚重大门。

半个多世纪前的建设时期,1955年8月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奔向北大荒。时隔一个甲子,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黑土地上,在全国的“大粮仓”里举目远眺,麦浪滚,稻菽香。他仔细倾听那些波澜壮阔的拓荒故事。

上下求索之中国、拼搏奋斗之中国、开放创新之中国……从“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到新时代“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强音,广大青年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共同定义了中国的模样。习近平总书记感叹:“**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这正是一代代中国青年的鲜明品格。去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一代青年:“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堂,师生们正热烈研讨延安精神的时代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时光仿佛回到了求学的日子。当师生们用热烈掌声邀请他讲一讲时,总书记就从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说起。从万里长征路、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进京赶考,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再到改革开放的惊雷划空……一路风雨一路歌。

在大学校园讲述中国的沧桑之路,意味深长。犹记2019年在内蒙古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寥寥数笔,勾勒百年画卷、寄望青年学子:“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多少次绝处逢生啊。就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荆棘丛生。虽然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都能够克服,走向新的胜利、走向新的起点。从这一点看,我就更寄希望于未来,应该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代,一个最蓬勃的时代。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青年,该有怎样的担当、怎样的面貌?
【红色尖兵军衔】:三级军士长
【红色尖兵职务】:特战精英
【红色尖兵部门】:少年共产主义独立旅一营一连
【红色尖兵编制】:HSJB-DLL-1025
【红色尖兵军籍】:红尖90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入伍

本版积分规则

Loading...

QQ|Archiver|小黑屋|红色尖兵 ( 辽ICP备2025067198号 )

返回顶部
x

红色尖兵微信公众号

GMT+8, 2025-11-5 03:55 , Processed in 0.03230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红色尖兵 X3.4

© 2007-2025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