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带兵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首先要了解每个新兵的性格。要有严有松不能太死板。要和每一个新兵打成一片,多和他们谈心 交心,对待每个新兵都要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不要觉得自己是老兵或是干部就在新兵面前摆谱,那样他们也不敢和你走得太近,没事放下领导的架子,多关心关心他们,用自己的本事去折服他们,做到以德服人,这样他们也会积极的配合你的工作!
解决兵难带的问题上,首先我们要从自身来找问题,这些新兵初来乍到 很多事情不懂 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讲解。在这同时也是巩固我们自己的业务,树立自己的形象。
带兵人是新兵在军旅生涯中的引路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都会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同的教官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兵,这就不同于家长带孩子,也不同于老师教学生。军队的特殊性要求你们在带兵的时候必须严格要求,从严管理,从严训练,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 不严 永远也带不出精兵。
军官和普通士的兵关系是很微妙的一种关系,他们即是兄弟 也是同志 更是战友,这就要求军官要以情带兵,以柔克刚,以情感和无微不至额关心�� 爱护从士兵的角度出发,对症下药,处理好带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
我认为,要带好兵、管好兵。基层干部、骨干要做到“三个下工夫、一个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基层干部、骨干首先应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基层干部、带兵骨干自身素质、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带兵、管兵能力的高低,并且他们是战士入伍以后直接面对的管理者,对战士的直接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管理者首先应熟悉政策,学习条令条例,学习政治理论,总结经验教训,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对战士的教育、管理水平,毋庸赘言。
基层干部、骨干做思想政治工作应关注战士的需求 要做到四个了解 时刻了解战士们的思想动态
研究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战士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需求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研究人的需求就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形式的变化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现代行为科学理论表明,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并且是不断变化的。需求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出发点和归属,反映了其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一般来说,主体的需求越强烈,进行教育接受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随着新兵层次的不断增多,其需求的层次也不断增多;同时,随着新兵层次的不断增多,其需求相比以往也会出现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因此,研究战士需求、分析战士需求,深入实际,了解和研究战士需求的变化以及外界因素对需求的影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满足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选择
研究需求、了解需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有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有个体的和群体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承认并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这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键。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需求,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只要能做到想战士所想、急战士所急、盼战士所盼,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为战士办实事,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再是难题了。
引导需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所在
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多变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战士,其思维特点、生活方式、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要结合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实际和特点,注重对战士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协调。一是对合理的、积极的需求应充分肯定并适当满足;二是对不合理的、不现实的要求,要敢于否定,并开展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三是加强需求意识上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帮助战士妥善处理好个人需求和集体需求、个人需求和国家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个人需求和集体需求、个人需求和国家需求之间的和谐统一。
基层干部、骨干要想带好兵、管好兵,必须知兵
对基层干部、骨干而言,无论是搞教育还是做经常性工作,都必须做到对战士亲知、真知、深知。因为只有准确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才能把问题摸准、把症结找到、把原因弄清,做到有的放矢,使工作富有成效。所谓亲知,就是要亲自和兵谈心、聊天,掌握兵的现实情况,不能高高在上、道听途说;所谓真知,就是要真正掌握兵的真实情况,不能是表象,同时也要让战士真正了解你,接受你,乐于与你交朋友;所谓深知,就是要与战士深入交流、深层次交心,不能浮于表面,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不会富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