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居二代”(杨天煜)
好像只是倏忽间,我在社区服务和治理这条路上,已然走到了第八个年头。当一脚踏入这个满是居民喜怒哀乐的社区大门时,我只有24岁,对社会上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却独独对社区环境再熟悉不过,只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名居委会干部。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居二代”。图中右二为我的母亲
母亲初进居委会工作时不过三十多岁,在一众戴着“红袖章”的“大妈”当中显得很独特。那时的社区办公条件较简陋,一间小屋、几张办公桌就是全部的“家当”。2000年年初,街道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台电脑,相对年轻的母亲是社区里唯一能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的人。随着基层治理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身社区工作,各类智能化的设备慢慢普及,社区工作职能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居委会的“红袖章”时代慢慢走向了终结。等到我高中毕业,“80后”的年轻社区干部已占据了母亲所在社区的半壁江山。
图为我所在的社区全体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集体学习
在灾难和危险来临时,母亲就是“逆行者”。2007年7月18日,济南发生特大暴雨。母亲本已下班回到家,可她放心不下辖区里的老弱居民,毫不犹豫地穿上雨衣就走出了家门。母亲回家时已是凌晨,她浑身湿透,小腿处还有一道伤口。我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只听说后来居民给社区居委会送去了一面锦旗。从那时起我便知道,社区居委会对于社区居民,就像是一个避风港,社区干部就是主心骨。
如今的我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
大学毕业两年后,我从母亲手中接过了社区服务的“接力棒”。社区的各项条件、软硬件设施早已今非昔比,可越来越多的工作也下沉到了社区。在忙忙碌碌中,转眼到了2020年,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动员、数据摸排、核酸检测、动态清零等工作接踵而来。近三年来,我和同事们都像陀螺一般转个不停,每天上午忙完核酸检测,下午又开始着手清点、追加防疫物资,召集疫情防控志愿者,“5+2”“白+黑”成了工作常态。
“累吗?”
“累。可是面临如此艰巨的防疫任务,我深知自己义无反顾。”一天十多个小时的奋战,我双腿灌铅、嗓音沙哑,依旧全力以赴。
在全员核酸检测中,我化身成了“大白”(左二)
不久前,我在家中整理废旧物品时,偶然发现了一篇母亲当年的汇报材料,上面的开篇赫然写着:“保障辖区居民安全是社区干部应尽的职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和担当!”我一时忍不住,竟然哭了出来。是了,这就是我家的“人世间”。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办事处第三社区居委会)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