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不再成为特“困”生?
“妈妈,我怎么睡不着啊?”“我怎么越熬夜越清醒?”家长常听到孩子这样问。如何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让他们不再成为特“困”生,让我们来听听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专家的建议。中小学生普遍入睡困难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低于国际睡眠指南的推荐量,并且普遍存在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
其中,小学生群体中,32.2%的学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下,平均睡眠时间为8.45小时;中学生群体中,仅18.9%的学生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高达59.4%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82小时。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
高质量睡眠对儿童意义重大
江苏省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张雷介绍,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睡眠情况对免疫力、生长发育、心理与行为发育、学习质量和日常情绪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孩童时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睡眠不足,会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等状况,影响大脑的创造性思维。
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是白天分泌量的5至7倍,要想孩子长得高,必须保证睡眠质量。深度睡眠下生长激素分泌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夜晚九点至次日凌晨一点,第二个是早晨五点至七点。家长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时间段,不打扰孩子,尽量让孩子在夜晚九点前入睡。
高质量睡眠是保持良好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长时间睡眠不好,会影响免疫系统恢复,降低机体免疫力,感冒、胃肠病等小毛病就容易找上孩子。
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是造成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体在睡眠中会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有抑制眼轴增长的功能。睡眠时间少,褪黑素分泌也会变少,眼轴增长的速度就会加快,视力就会跟着有所变化。
儿童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张雷建议,最好建立一个“睡前程序”,比如洗澡、抚触、拉窗帘、说晚安等,因为孩子的身体需要这些信号冷静下来,提醒自己“做完这些事情我就要睡觉了”。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在睡前玩手机,因为屏幕蓝光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扰乱生物钟。
床上尽量不要堆放杂物,更不要让孩子在床上玩耍,帮助孩子与床进行“情境训练”——只要一到床上,就会产生“我要安静下来,准备睡觉了”的条件反射,这样更有助于尽快入睡。
孩子早睡早起一般不会有情绪化的表现。有一点必须要清楚,孩子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到了时间就必须得睡。比如决定晚上八点睡,那么晚上七点半就必须得上床,家长也要尽量把生活节奏调整到这个时间。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