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经济建设(2012年11月8日以前)6
VW001.012.20040203.002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加快,国内地区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我省民营经济向外扩张正逢其时。要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打到省外去,打到国外去,通过跨区域、跨国经营来做强做大,这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近年来,我省已经有一大批民营企业走出去,利用外部要素和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要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的主力军,鼓励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利用上海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区域品牌优势,到上海建立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营销网络。鼓励我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采取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东北、中西部等地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以灵活的机制盘活当地的资产存量,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优势,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跨国生产体系,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增强创新能力,到境外进行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同时积极为回省发展的民营企业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平台,努力把浙江人经济转化为浙江经济。
要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加快大通关建设,全面实施外贸出口经营权登记备案制,培育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营进出口企业。国家进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对我省外贸出口特别是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有较大的影响。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应对,切实把地方这块退税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民营企业要通过降低成本,调整结构等手段,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积极通过合资、境外上市等方式,加大民企扩大利用外资力度,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改造提升民营经济。
习近平2004年2月3日在浙江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VW001.012.20040203.003
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短缺经济的条件下,我省民营经济凭借着先发性体制机制优势,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发展。但在买方市场的新形势下,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省民营企业原有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创新,营造竞争新优势。纵观国际上成功的企业,尽管它们的成长途径千差万别,主要经营领域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当前,民营企业要突出做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三篇文章。
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解决民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问题。在前几年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快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既是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的有效途径,也是民营经济制度创新的关键所在。从国际经验看,家族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形态”,必将长期存在。在初创时期或规模不大的企业,家族制的企业管理系统与管理方式,具有管理人员少、费用低、决策快、效率高等优点,能有效地使用资本,更好地调动家族成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更多的企业要通过开放股权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摆脱家族制,脱颖而出。要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嫁接外资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形式,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格局,建立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鼓励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技创新关键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和机制。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技术攻关、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的开发,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技术层次。加快构建公共的民营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库和公共检测、测试、试验系统,完善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管理创新基础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我省的民营企业家都具有很强的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但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企业家知识结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民营企业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充分了解世界发展潮流,掌握国内外同行发展状况,努力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条件下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企业的发展与全省全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和体现社会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继续担当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先锋。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高级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有条件的可选送赴国外学习培训。同时,鼓励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运作,以管理信息化推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习近平2004年2月3日在浙江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VW001.012.20040319.001
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提高全面实施对外开放的责任感。开放战略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快不快。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抓住了改革这个重点,取得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先机,创造了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民营经济和利用外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放到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与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合作,对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外资推动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利用外资的重要意义不只是引进了多少国际资本,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省的产业升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扩大对外开放的极端重要性,有强烈的开放战略意识,才会有新的开放工作思路,才会有扎实的开放工作业绩。
习近平2004年3月19日在浙江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VW001.012.20040319.002
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对外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中央从国内外发展大局出发,针对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接轨世贸组织规则,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把我省的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不改革开放,就不能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必须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我们要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开放体制创新,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以扩大开放推动改革深化,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坚持利用外资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布局。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是我省优化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把引进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引进大企业和引进中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综合竞争力。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加快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是为了尽快增强我们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积极“走出去”是为了更广泛地开拓国际市场。我们要在继续做好“引进来”的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扩大外贸出口,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让企业到世界经济舞台上去施展身手,到国际市场上去参与竞争。
习近平2004年3月19日在浙江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选自《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