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名词|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Yin Shan Zhengyao,Principles of Correct Diet
定义:中医营养学著作。元代忽思慧编撰。
学科:中医药学_医史文献_医书
相关名词:忽思慧 养生 中医养生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饮,指喝的动作,或喝的东西;膳,指饭食,进食。饮食与人的身体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于天历三年(1330)所献之《饮膳正要》正是一本关于饮食与健康的专书,书中翔实记述了元代宫廷御膳与民间饮食疗法,至今仍有很多可参考和借鉴之处。该书受到元朝皇帝嘉赏,予以刊刻。明代景帝也亲自作序,下令重刻于内府。
《饮膳正要》共三卷。卷一先以“三皇圣纪”讲述伏羲、神农、黄帝的功绩,“养生避忌”陈述日常养生的注意事项,“妊娠食忌”阐述胎教之法,“乳母食忌”论述优育之法,“饮酒避忌”讲解饮酒不当的危害和应避免的事项,后载“聚珍异馔”95方,说明食疗效用、材料、调味品、烹调技术,其中羊肉或羊的脏器为主料的占了绝大多数。卷二以汤煎为主,另有若干所谓神仙服饵方和食疗诸方,并引述经典之论,陈说“四时所宜”,提示每一季节的饮食禁忌,“五味偏走”部分根据食物和药物的不同性味,叙述其与五脏的对应关系,提示不同疾病在饮食性味上的宜忌,其后详列“食疗诸病”,将肉类、谷类、果菜等各种食材与药物配伍成日常食用的主食、汤、菜、粥、羹等。卷三以米谷、兽、禽、鱼、果、菜六品分类,述其性味和作用,并述28种料物的性味、功效。
《饮膳正要》所述虽以蒙古族饮馔为主,但兼收汉族、回族饮食,还涉及一些域外食物;虽以羊、牛类为多,但未排除其他肉类和果蔬;虽为食经类著作,但更重视食物性味、禁忌及食疗作用。有些肴馔因其易得和日常,今人养生仍在食用,如应对五劳七伤的枸杞羊肾粥,治虚弱的乌鸡汤,治虚劳的山药粥,补益中气的莲子粥,治脾胃虚弱的鲫鱼羹,治消渴的萝卜粥等。
早在《周礼·天官》就分医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食医位列第一,可见古人很早就重视食物与健康的关系,而《饮膳正要》则是最早从营养卫生和健康长寿的角度来论述烹饪调和之法的,称得上是最早的一部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对后世营养学、药物学都有借鉴意义。
由于时代和认识的局限,书中某些说法在今天看来是不科学的,有些甚至是荒诞的。如卷一“妊娠食忌”称食兔肉会“令子无声,缺唇”,卷二记载26种“神仙服饵”之方,并将某些滋补药赋予了超常的功效,而这多出于传说或某些服食家言,对此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不可轻信。
(延伸阅读作者:黑龙江大学 苏春梅) 沙发。。。。。。。。。。。。。。。。。。。 情毒前来发贴灌水!!!!! 情毒前来发贴灌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