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名词|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学科:食品科学技术_食品工程_食品工厂设计与管理_食品工厂管理
相关名词: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为了响应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全球21世纪进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着手制定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旨在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加强预防和控制,不断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引导企业自觉地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继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后推出的又一项国际管理标准,两个标准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技术交流、贸易往来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
ISO14000系列标准是一个庞大的标准体系,包括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审核(EA)、环境标志(EL)、环境绩效评价(EPE)、生命周期评价(LCA)、术语和定义
(T&D)以及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等子系统,为各国政府及各类组织提供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的审核认证办法。国际标准化组织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预留了100个标准号,标准编号为ISO14001-ISO14100,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可以提升企业和产品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消除绿色贸易壁垒,促进企业加强环境管理以及提升全员环境意识。
ISO14000系列标准强调的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原则,与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一致,1996年6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第一批环境管理标准后不久,我国就决定将其等同转化,并于1997年4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作为国家标准正式发布,编号为GB/T24000系列。为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1997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管理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宣传、实施和推广工作。
(延伸阅读作者:吉林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 魏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