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 你掌握的减肥知识点真的对吗?
长假易逝,脂肪难消。中秋国庆长假已过,不少人摸着腰间的“游泳圈”哀嚎:每逢佳节胖三斤!
于是,很多人重启了旷日持久的减肥大战。
在“年年减肥年年肥”的惨痛经历中,谁还不会几个“卡路里”“基础代谢”“增肌”这些听起来很专业的名词?不少人认为知道了几个名词,就掌握了减肥“终极**”,在“减肥就是要控制热量摄入”的理论指导下,就“卡卡计较”食物热量,在“减肥就是要燃烧脂肪”的观点影响下,穿上暴汗裤暴走……但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下来,除了筋疲力尽,并没有瘦多少。
感觉太难了有没有?或许,只是因为你掌握的减肥知识不一定对。
误解一 减肥成功必须长期低热量饮食
大部分“减肥党”都知道,除了遗传因素及病理性原因,大部分肥胖是由热量盈余造成的,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
那么,减肥吃够基础代谢的热量,或者说长期低热量饮食能成功减肥吗?
答案恐怕是:不行。
事实上,人体每日总能量消耗分为三个部分:基础能量消耗、食物生热作用以及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其中,基础能量消耗决定了人体能量最基本的需要量,它对生命存活起了一系列重要的作用,如体内细胞功能、蛋白质合成等。它占据了每日能量需要的60%~75%。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减肥不能光看热量摄入。“减脂期间肯定要控制热量,但长期只摄入维持基础代谢的热量或更低的热量,也是一件不能持续的事情。你肯定会觉得饿,很痛苦,所有痛苦的事情都很难坚持下去。”她说,更重要的是,在控制热量的同时必须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所有营养素的摄入。
误解二 出汗越多,消耗卡路里越多
说到减肥,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无疑是大汗淋漓。确实,当你挥汗如雨运动完一称,确实体重减了,于是,裹着保鲜膜、穿上暴汗服跑步的不在少数,仿佛流出的是汗水,也是脂肪。
然而,出汗真的是在燃烧脂肪吗?真相让人失望。大量出汗后体重下降只是身体里的水分减少而已,和脂肪没多大关系。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高温瑜伽课。一节90分钟的高温瑜伽课,由11位女性与8位男性参加,完成26个不同的动作,再加上两种呼吸练习。研究结果显示,一节让人大汗淋漓的高温瑜伽课,消耗的卡路里效果并没有高过一节流汗很少的普通瑜伽课。也就是说,在运动量不变的情况下,出再多汗你消耗卡路里的效果也不会增加。
那是不是出汗就跟减脂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呢?专家表示,也并非那么绝对,对同一个人来说,如果在同样的环境中运动,那么运动的强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往往出汗也越多。也就是说,排除环境和个人因素的话,出汗量是跟运动强度、运动量成正比的。而一般来说运动量大些,减肥的效果也会好一些。
所以,出汗不是判断这一次的运动是否达到减脂效果的标准,但还是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参考来和其他指标一起判断你今天的运动强度是否足够。
需要提醒的是,出汗多,并不代表减肥效果就好,恰恰提示要多补水。
误解三 脂肪能够通过运动转化成肌肉
关于减肥,还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如果能将身上的脂肪转化成肌肉就好了,既减脂又增肌,完美。
但令人悲伤的是,这不可能。脂肪和肌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相互转化的关系。
肌肉的基础成分是氨基酸,是由碳、氮、氢、氧四种原子拼搭而成的。而脂肪里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这两种物质就类似蛋白和蛋黄,是不可能相互转化的。
肌肉组织的增减主要在于运动量大小,而脂肪组织的增减是在于热量摄入的多少。摄入热量多+运动量小,自然脂肪就增加肌肉变少,人就“胖”起来;如果摄入热量和运动量都大的话,则可能肌肉和脂肪都增多。
范志红说,脂肪永远不能转化成肌肉,但运动可以消耗脂肪,“因为当身体感觉到我的肌肉还不够强,扛不住这个运动,它就会将食物当中的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变成身体的蛋白质,锻炼可以一边减脂一边增肌,让身体的肌肉比例上升,脂肪比例下降,让身材更苗条、有型。”(文章来源《科技日报》,内容有删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