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总书记这样寄望青年7
在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一年前所说的“中国青年平视这个世界”的话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列强欺凌、国破家亡,打掉了我们的自信,有人就会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我特别高兴地看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的自信力量,很多都来自于青年。”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2013年的**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探月工程二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嫦娥三号卫星总设计师孙泽洲作了发言,总书记亲切询问他是哪里毕业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没有去留学吗?”
“没有,是祖国培养的。”
接续创造辉煌成绩的航天团队,很多人才都是中国自己培养的。总书记感触颇深:“我们要坚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就一定会出大师、出更多大师,这方面要有充分的自信。”
当代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
“我们提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是中华儿女、华夏子孙最大公约数,最大的一个同心圆。也没有一个时期,比现在离得更近。有了这个时间目标,我看不同年代的人都在拈指计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民族复兴的时间坐标上端详青年一代之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这个时代恰恰是年轻人的时代。我到大学常说,你们这批人,生逢盛世,此其时也,你们将成为‘两个一百年’的股肱之臣、栋梁之才。要撑得住。这只中国龙啊要有骨干、要撑得住,她才能够更高地腾飞。这就是我的一个希望。”
“人各有志,有学文的、学理的、学工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流到这儿。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多不容易啊。你们就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生逢其时,幸甚至矣,那就要做得像样子!”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新时代中国青年对先辈最好的告慰,对历史最大的负责,就是坚定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这是值得期许的未来,这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李翔 杨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