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毒 发表于 2022-5-4 09:25:04

中药半月谈|茯苓

典故

从前有个员外,家里仅有一个女儿,名叫小玲。员外雇了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料理家务,叫小伏,这人很勤快,员外的女儿暗暗喜欢上他了。员外知道后非常不高兴,认为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不能联姻,便准备把小伏赶走,还把自己的女儿关起来,并托媒许配给一个富家子弟。小伏和小玲得知此事后,两人便一起从家里逃出来,住进一个小村庄。

后来小玲得了风湿病,卧床不起,小伏日夜照顾她,二人患难相依。有一天,小伏进山为小玲采药,忽见前面有只野兔,他用箭一射,射中兔子后腿,兔子带着伤跑了,小伏紧追不舍,追到一片被砍伐的松林处,兔子忽然不见了。他四处寻找,发现在一棵松树旁一个球形的东西上插着他的那支箭。于是,小伏拔起箭,发现在棕黑色球体表皮裂口处露出白色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挖回家,做熟了给小玲吃。第二天,小玲就觉得身体舒服多了,小伏非常高兴,经常挖这些东西给小玲吃,小玲的风湿病也渐渐痊愈了。这种药是小玲和小伏第一次发现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茯苓”。


来源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入心、脾、肾经。

功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适用情况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食疗推荐

1.茯苓栗子粥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和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用。

2.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茯苓、麦冬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用。本方中,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

药娃温馨提示

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半月谈|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