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半月谈|芦根
典故估衣街,是天津的一条古老的商业街,有600余年的历史。1928年的某一天,在一阵庆典的鞭炮声中,估衣街上有一家中医诊所新开张了。诊所的主人来自山东历城,时届中年,他就是后来享誉津门的名医王静斋。说起他的中医事业,与小小的芦根有关,是芦根帮他开启了精彩的人生。
因幼失怙恃,王静斋习医靠的是自学成才,青年时期在济南经营一家药铺。他精通儿科,对儿科四大症之一的麻疹有独到经验。治麻疹时,常选用芦根清泻肺热。因为运用广泛,甚至出诊时已先行自备。
1925年,他在山东济南行医时,曾被邀请到大连出诊。患者为四五岁的小儿,患麻疹已濒于危殆。王静斋赶到时,患儿发烧气喘,二便俱无,全家啼哭,已备后事。多亏随身带有鲜芦根一握,王静斋亲自煎药,徐徐饲之。少顷,见患儿小便如注。因劝慰其母勿事啼哭,继用清肺透邪的方药,治愈了患儿。
此儿是家中的独苗,重生之恩,令全家人对王静斋极为感激。经小儿的父亲介绍,王静斋得以到直隶(今河北)发展,曾两次担任行政长官。自1928年起,他重操医业,来到天津,在估衣街开办了中医诊所,时年45岁。王静斋在大连用芦根救治小儿麻疹的著名医案,也被天津市卫生局编入《津门医粹》第一辑中。
芦根是味甘无毒的,药食同源,可放心入口。但它并没能进入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而是被陶弘景收录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归为草木类,列在下品。虽为下品药,却能够“主治病以应地”。根植于大地的芦根,在认识它的中医人手中,尽其所能,发挥着它应有的治病大用。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干燥根茎。鲜品亦可。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清热生津,止呕,利尿。
适用情况
适用于热病津伤,烦渴,胃热呕吐,肺痈,肺热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用量加大,可捣汁服。
食疗推荐
紫苏芦根绿豆汤:芦根100克,紫苏叶15克,生姜10克,绿豆100克。先煮芦根、生姜、紫苏叶,去渣取汁,加入绿豆煮烂,服豆饮汤。
药娃温馨提示
脾胃虚弱者忌服。 沙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