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步骤自查体内是否有“湿气”
进入春季,天气越来越热,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整个人身体困重、乏力,容易疲劳,食欲减退,身体黏糊糊的,头亦昏昏沉沉,大便也十分黏腻……看似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原因:湿气重导致气血不通,脾胃运化不给力。
湿非一病,百病兼之,大家一定要重视。
湿气重,会影响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甚至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脑卒中、高血压等都与湿邪加重、代谢缓慢有关。
体内的湿气我们自己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知道湿气重不重呢?
一、三步自查体内是否有湿气
1.检查水肿(用力按胫骨)
按腿的内侧胫骨面,3~4秒钟。这个部位肌肉、脂肪组织少,所以按起来不应该有坑,但如果一按一个坑,这就是水肿的表现,一般有这个问题的人,在脱袜子的时候,袜子印也特别明显。
2.检查手指根(看有无青筋)
指根的地方,如果看到一些青筋,也是体内有湿气的一种表现。
3.检查舌苔(黏腻必痰湿)
如果舌苔边如锯齿,颜色发白,还有点儿胖,看起来就像用水泡过的,甚至嘴里面发黏,就好像有丝似的,感觉黏糊糊,这说明体内有痰湿。
此外,若自己早晨起来的大便比较黏,水冲不干净,那说明痰湿已经找上你了。
二、养生方法推荐
1.玉米须茶
取50克左右的玉米须,用开水冲泡30分钟左右就可以喝了。
方解:玉米须性平味甘,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夏天喝玉米须茶还有凉血的功效,不仅能够排出体内的湿热之气,还具有抗结石形成的作用,全家人都可以喝。
健康提示:现在正是吃玉米的季节,煮玉米时,别拔掉玉米须,等煮好了玉米,把煮玉米的水倒出,用玉米水代茶饮。如果脸部浮肿,可以加入益母草和丹参。玉米须能利尿、除湿、消水肿。益母草有活血、利水的作用。丹参则能提升气血与淋巴循环。
2.穴位保健——阴陵泉穴
除了茶饮,还可配合祛**位增强祛湿效果。
阴陵泉穴属于脾经上特别好的健脾利湿、消肿利尿的穴位,可以说是祛湿第一穴。
取穴方法:取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就是阴陵泉穴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最舒适的体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侧阴陵泉上,按而揉之,让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并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维持一定力度,用拇指对局部肌肉进行左右弹拨。每次按揉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每日2次或3次。
悬灸方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约3厘米处,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每日1次或2次。 前来学习。。。。。。。。。 敬礼! 路过。 打劫! !!!!!! 路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