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就新训营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一些看法
个人就新训营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一些看法由于我是12年离开红尖,八年时间再一次回到这里,回到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新训营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正的地方,当然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我也没有资格对各位的工作指指点点,毕竟各位前辈辛苦总结出的带兵流程,也不敢站出来指证不对,只是觉得有些地方需要改进。[*]新兵进群后第一时间修改名片,熟悉群公告后接下来该干什么呢,群规定是48内私聊教官训练,对于这一点我有不一样的看法,新兵进群后,教官们应该对新兵有必要把红色尖兵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成立这个网络团队?你来了这里应该怎么做?你将得到什么,学习到什么有个全面的介绍,介绍可以结合自己来到红尖以后的体会和感受,介绍完后由新兵决定是否留下。
[*]政省,目前我们教官问的就是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喜欢军人,对军人的理解等等。这些问题无非就一个答案,来这里的是要不是好奇要不是朋友拉进来的,还有就是现役和退伍兵组成,无非就几个情况,政省我们该深入的去了解这个兵的喜好,性格等等能挖掘的很多很多,再聊天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了解一个人的秉性,然后由教官自行决定是否留下,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题。
[*]政省结束后应该让新兵自行在群里观察和学习,时间为24小时,群文件有条例条令让新兵自己先看看,教官随时主动找新兵了解情况,有问题及时回答和纠正,要让新兵觉得这是一个除了条例条令还有温度的地方。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随时有时间,这也就是矛盾之处。24小时后也就是最后的决定权,要不要继续留下来。
[*]接下来就带兵训练,通过几天观察得到的一些想法,教官在训练的时候有些太过依赖条例条令,当然这是必不可少的,我觉得介绍一些红尖辉煌的历史和过去,比给新兵发些条条框框更容易留下他们,也可以结合现实部队带兵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作为教官,虽然不是什么官,手下也没有多少兵,想要带好一个集体也必须获得大家的支持,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把每个战士牢牢栓在一起,连在一起,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因此,带兵要多在聚心上下功夫,多在用心上做文章。
[*]以身作则,以严施训,训练过程中结合红尖的条令适当换成自己的理解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会事半功倍。
[*]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教官就是粘贴复制,导致在考核的时候战士也是粘贴复制根本就没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红尖存在的意义何在?教官粘贴复制,新兵粘贴复制,这样的训练有什么意义?
[*]需要改进的地方,结合条例条令制定一套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案,作为带兵人自身要强大,要不断学习军事方便的相关东西,不断去了解红尖,不要觉得麻烦,慈不掌兵,劳逸结合的训练大家都轻松,考核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考核教官拿什么判定合格的?这些我目前也没找到答案就在这里发表文章,也可以这么说这是我作为被考核的一份答卷吧,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琢磨和改变的。
[*]新兵结训新训后下到战区都做了什么?每天就聊天打发时间了。有没有去安排战士去工作区学习?战区主官有没有要求不可放松,每周学习一次,学习后写学习心得。要关注新兵进群的心理变化,是不是下了战区就无事可做了?每周一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等等。
[*]通过我参加的两次会议来看都不理想,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抓不住重点,找不到中心思想,找不到开这个会要传达什么,要做些什么的思路。由于网络局限性要做到人人满意很难,但只要前期准备好,我相信也不是难事。
[*]我们的新训教官任命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这是需要战区主官好好思考的一件事。以上观点只是我个人想法,也是我回来这段时间看到和想到的,如有不对之处烦请指出来,我知道也没什么重点,基本上废话连篇,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以后工作上会方便很多呢?
建议很好,有些事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有时候规矩是死的,需要灵活变通,有时候需要磨合,没有一开始就是完美的,只有磨合了才会完美,怎么做得看自己,但是有错别字哦 写的不错,有不足之处就要提出来,这样才能进步,能够将自己的看法写出来说明你有用心 可以,不过我觉得你可以就新兵下连的学习情况,教官考核的审视方面可以做进一步的观察,另外就是我们目前新训中的问题而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做! 中部战区千罗前来学习! 想法很好,这样才能成长。 中部战区魅火前来学习! 中部战区漠北前来学习
		页: 
[1]